在我们的银河系周围,可能正“潜伏”着近100个从未被发现的“隐身邻居”——它们不是普通的星系,而是被银河系引力“扒光”了暗物质的“孤儿星系”。
最近,英国杜伦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超算模拟和数学建模,揭开了这场宇宙级“捉迷藏”的线索。
藏在暗物质里的“失踪人口”
我们的银河系已知有60多个卫星星系,像大小麦哲伦星云这样的“小伙伴”早已被望远镜锁定。但根据主流宇宙学模型——Λ冷暗物质(LCDM)理论,银河系周围应该存在更多卫星星系。问题来了:这些“失踪”的星系去哪了?
杜伦大学的研究团队找到了关键答案。他们结合目前最精细的宇宙超算模拟(如“水瓶座”模拟)和先进数学模型(GALFORM模型),发现这些“失踪者”其实是被银河系引力“剥去”了暗物质晕的“孤儿星系”。
暗物质晕是星系的“保护壳”,约占宇宙总质量25%的冷暗物质会形成巨大团块(即暗物质晕),普通物质(原子)在其中聚集形成星系。但当小星系靠近银河系时,强大的引力会逐渐剥离它们的暗物质晕,让这些星系变得极其暗淡,几乎“隐身”在现有望远镜的视野中。
找到它们,就能验证宇宙模型?
如果这些“孤儿星系”被证实存在,意义可不止多了几个“邻居”——它们将成为支持LCDM理论的关键证据。
LCDM是描述宇宙大尺度结构的主流模型,认为普通物质仅占宇宙的5%,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占25%和70%。但近年来,观测到的矮星系数据与模型预测存在矛盾:理论上该存在的卫星星系,要么在模拟中“消失”,要么没被望远镜看到。
杜伦团队的模拟显示,这些“孤儿星系”其实在宇宙中存活了数十亿年,只是因为失去了暗物质晕而变得太暗。他们预测,银河系周围可能还有80-100个这样的星系等待被发现。
新望远镜:宇宙“放大镜”上线
要找到这些“隐身”的小家伙,需要更强大的观测工具。即将投入使用的鲁宾天文台(其LSST相机已完成首次观测)正是关键——它的灵敏度足以捕捉到极暗弱的天体,可能成为“孤儿星系”的“显形器”。
研究负责人桑托斯-桑托斯博士表示:“如果我们的预测正确,这将为LCDM理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未来某天,当这些‘失踪’星系被真正看到时,我们对宇宙演化的理解也将更进一步。”
宇宙谜题:是线索还是巧合?
目前,天文学家已发现约30个极暗弱的银河系卫星候选体,但它们到底是被剥离暗物质的矮星系,还是普通的球状星团(由自引力束缚的恒星群)?杜伦团队认为,这些候选体很可能就是他们预测的“孤儿星系”成员。
“如果新数据能证实这些极暗卫星的存在,那将是LCDM理论的重大胜利。”团队成员弗兰克教授说,“用物理定律和超算模拟做出预测,再用新望远镜验证——这就是科学最迷人的地方。”
宇宙的“隐藏剧情”正在被慢慢揭开。
你觉得这些“隐身邻居”会是什么样子?
是像模糊的光斑,还是藏着更多未知的秘密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脑洞!